钢卷尺检定规程 钢卷尺校准规范
简述量油尺使用规定
规定如下:
量油尺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量油尺使用前应检查尺砣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使用后应擦净,收卷好,放在固定的尺架上,油品交接计量使用的量油尺检定周期不超过6个月。量油尺专量油矿、油井,油轮等深度,有发黑镀镍尺带和不锈钢尺带,规格有5M、10M、15M、20M、30M、50M六种规格。
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计量轻质油品所用250克尺锤;计量及重质油品使用500克尺锤。量油尺每半年检定一次。其技术条件应符合JJG 4—80《钢卷尺检定规程》的规定。
量油尺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尺带扭折、弯曲及锒接;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尺锤尖部损坏;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没有校正表。
GB/T13236-2011中规定测深钢卷尺检定温度为20℃、张紧力为10N、15N,都是定值,没有误差的范围,但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规程修订参考旧规程的规定及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修改、增加了此项要求,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可行性。
量油尺的检定周期
量油尺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量油尺使用前应检查尺砣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使用后应擦净,收卷好,放在固定的尺架上,油品交接计量使用的量油尺检定周期不超过6个月。量油尺专量油矿、油井,油轮等深度,有发黑镀镍尺带和不锈钢尺带,规格有5M、10M、15M、20M、30M、50M六种规格。
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计量轻质油品所用250克尺锤;计量及重质油品使用500克尺锤。量油尺每半年检定一次。其技术条件应符合JJG 4—80《钢卷尺检定规程》的规定。
量油尺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尺带扭折、弯曲及锒接;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尺锤尖部损坏;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没有校正表。
GB/T13236-2011中规定测深钢卷尺检定温度为20℃、张紧力为10N、15N,都是定值,没有误差的范围,但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规程修订参考旧规程的规定及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修改、增加了此项要求,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可行性。
热电偶检定规程的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热电偶的几何尺寸与外观,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目力检查,应符合要求。
8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9热电偶的示值检定温度,按热电偶丝材及电极直径粗细决定,如表3所示。
10 300℃以下点的检定,在油恒温槽中,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检定时油槽温度变化不超过±0.1℃。
10.1将热电偶的两电极分别套上高铝绝缘瓷珠,约50 mm左右,尾部穿塑料套管,并在尾端露出20 mm左右,以连接参考端引线。
10.2热电偶参考端的引线,应使用同材质的铜导线进行连接,接触要良好,铜导线在20℃时的电阻率应小于0.01724μΩ·m。
10.3在热电偶的测量端套上玻璃保护管,*油恒温槽中,*深度不应小于300 mm,玻璃管口沿热电偶周围,用脱脂棉堵好。
10.4将热电偶的参考端*装有变压器油或酒精的玻璃管或塑料管中,再分散*冰点恒温器内,*深度不应小于150 mm。
表3分度号电极直径
( mm)检定点温度
(℃) K或N 0.3 400 600 700 0.5 0.8 1.0 400 600 800 1.2 1.6 2.0 2.5 400 600 800 1000 3.2 400 600 800 1000(1200)* E 0.3 0.5 0.8 1.0 1.2 100 300 400 1.6 2.0 2.5(100) 200 400 600 3.2(200) 400 600 700 J 0.3 0.5 100 200 300 0.8 1.0 1.2 100 200 400 1.6 2.0(100) 200 400 500 2.5 3.2(100) 200 400 600*括号内的检定点,可根据用户需要选定。
11 300℃以上的各点在管式炉中与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进行比较,其中,检定Ι极热电偶时,必须采用一等铂铑10—铂热电偶。
11.1将标准热电偶套上高铝保护管,与套好高铝绝缘瓷珠的被检热电偶用细镍铬丝捆扎成圆形一束,其直径不大于20 mm,捆扎时应将被检热电偶的测量端围绕标准热电偶的测量端均匀分布一周,并处于垂直标准热电偶同一截面上。
11.2将捆扎成束的热电偶装入管式炉内,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管式炉最高温区中心;标准热电偶应与管式炉轴线位置一致。
11.3管式炉炉口沿热电偶束周围,用绝缘耐火材料堵好。
12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检定,炉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应超过±5℃。
检定时连接线路图
13检定时连接线路如图所示,直接测量标准与被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当炉温升到检定点温度,炉温变化小于0.2℃/min时,自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测量各被检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测量顺序如下:
标被1被2被n
标被1被2被n
读数应迅速准确,时间间隔应相近,测量读数不应小于4次,测量时管式炉温度变化不大于±0.25℃。
14量时将所有测量数据填写在检定记录表上(见附录8)
15检定时被检热电偶的热电动势误差△et计算方法:
15.1 300℃以下热电动势误差△et用下式计算:
△et=ē被+ S被·△t检- e分
式中ē被—被检热电偶在检定点附近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
S被—被检热电偶中在某检定点温度的微分热电动势;
e分—被检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某检定点温度的热电动势值。
△t检= t检-t实
t检—检定点温度
t实—实际温度(实际温度=读数平均值+修正值)
△t检—检定点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值。
例1在200℃时E型热电偶示值误差计算。
在200℃检定点附近,参考端为0℃,被检E型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值为13.452mV,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测得温场的温度为200.15℃,求被检热电偶在200℃时示值误差。
△t检= 200- 200.15=-0.15℃
从检定分度表查得,在200℃时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值和微分热电动势:
e分= 13.421 mV
S被= 0.074 mV
则可计算出△e200即:
△e200=ē+ S被·△t- e分
= 13.452+ 0.074×(- 0.15)- 13.421
= 0.020( mV)
则热电偶在200℃时示值误差:
℃
其修正值为-0.3℃。
15.2 300℃以上热电动势误差Δe用下式计算:
式中ē被—被检热电偶在检定点附近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
e标—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某检定点温度的热电动势值;
ē标—标准热电偶在某检定点附近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
e分—被检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某检定点温度的热电动势值;
S标、S被—分别表示标准、被检热电偶在某检定点温度的微分热电动势。
例2在1000℃时,N型热电偶示值误差计算。
在1000℃附近测得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ē标值为9.558 mV;被检N型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ē被为36.274 mV。
从标准热电偶检定证书中查得1000℃时热电动势e标为9.581 mV;求被检N型热电偶在1000℃时的误差。从热电偶微分热电动势表中查得1000℃时,标准与被检热电偶1℃分别相当于0.012 mV;0.039 mV。
从N型热电偶分度表中查得1000℃时热电动势为36.256 mV,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可计算误差△e值。即:
则热电偶在1000℃时示值误差:
(℃)
其修正值为-2.4℃
钢卷尺怎样检定
钢卷尺检定规程
钢卷尺的检定规程标准如何?下面请看钢卷尺检定规程标准如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和使用中的普通钢卷尺、测深钢卷尺及钢围尺的检定。钢卷尺是测量长度用的量具,按其结构一般分为四种形式。
钢卷尺按其用途可分为三种:a)普通钢卷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b)测深钢卷尺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深度;c)钢围尺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直径和周长。
钢围尺是在尺带上刻有周长尺和直径尺两种刻度,便于同时测量出圆柱物体的周长和直径。
钢卷尺的主要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卷于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尺盒或框架内。普通钢卷尺和钢围尺的尺端装有拉环或尺钩,制动式卷尺附有控制尺带收卷的按钮装置。测深钢卷尺的尺端带有铜制的尺花,它与尺带的联接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挂钩式的,框架与尺花的编号应一致,尺陀按其质量分为0. 7雌和1. 6 kg两种。钢卷尺的标称长度:对于10m以下的钢卷尺取0. 5的整数倍,对于10m以上的钢卷尺取5的整数倍。
2检定项目和检定条件 2. 1检定条件 2. 1. 1检定温度
检定工级钢卷尺时应为(20士5)℃;检定11级钢卷尺时应为(20士8)℃;钢围尺的检定温度为(20士8)℃。 2. 1. 2钢卷尺检定时的张紧力
2. 1. 2. 1检定普通钢卷尺和钢围尺时的张紧力为49N。
2. 1. 2. 2检定测深钢卷尺时的张紧力,根据其尺花质量分别为轻陀尺为9. 8N,重舵尺为15. 7N。 2. 1. 2. 3标称长度小于sm和弧形尺带的钢卷尺在检定时的张紧力不作规定。注:张紧力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但要在出具的检定证书上注明,并给出修正量及测量不确定度。张紧力的误差应小于IN。 2. 1. 3检定前被检尺在规定温度下恒温时间不得少于4ho 2. 2钢卷尺的检定项目和检定工具
本文链接:http://www.hnxdcx.com/html/879656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