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基础知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哪个地方?物华天宝比喻的意思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指哪个城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指江西省南昌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因为此句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滕王阁,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其是*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江西南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因其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而闻名于世。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句诗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南昌的卓越之处,又有众多才子佳人涌现的文化氛围,让南昌成为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滕王阁有什么历史故事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来源于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

李元婴,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十一岁的李元婴被封于滕地(今山东滕州),为滕王。李元婴曾在滕州大兴土木,建造阁楼,命名为滕王阁,这是第一处滕王阁。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滕王李元婴改任洪州都督(今江西南昌),在此建造第二处滕王阁,这就是目前的来历。之后在公元662年,滕王李元婴又被调任隆州刺史(今四川阆中),在四川阆中又建造第三处滕王阁。

目前,山东滕州和四川阆中两处的滕王阁已经无迹可寻,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风雨,经过历代兴废和修葺,成为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哪个地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没有具体指哪个地方,而是常常被用来夸赞某个地方是块风水宝地

1、物华天宝:指各种珍贵的宝物。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2、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出生的地方,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于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常常被用来夸赞某个地方是块风水宝地。

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的是哪个地方

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的是江西南昌。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便利,是江南地区物资交流集散地,是世界著名的动植物园和水稻种植区之一。其地势东南西高,北部平坦,境内冈峦起伏,岗峦叠翠,又有大片的湖沼平原,风景优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对江西南昌的高度概括和赞美。南昌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对江西南昌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便有滕王阁的记载,是作为一座大型的园林建筑而闻名于世的。滕王阁是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在唐朝永徽四年653年出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建造的。而滕王阁之所以名声在外,则是因为唐朝大文学家王勃在贞观五年675年重修滕王阁后,于九月九日在那撰写了《滕王阁序》并因此而名扬四海。

滕王阁序的评价:

1、从主题思想方面看

《滕王阁序》紧扣“以文传世”的主题,通过对滕王阁的历史、人物、风景等多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文章中充满了作者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命的不息追求。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让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启迪。

2、从艺术特色方面看

《滕王阁序》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在形式上丰富多彩,语言也流畅优美。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历史、传说、人物、风景等多方面的描写,将文学与现实相结合,使得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从影响反响方面看

《滕王阁序》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不仅是*古代文人的普遍共鸣,也是当代人们共同的情感追求。同时,文章还被广泛传诵和引用,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指哪个城市

《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的城市是江西南昌。

1、诗句出处

这句话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番之塌。”而滕王阁就是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

龙光是指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芒,这两把剑相传落在丰城,所以物华天宝指的是丰城。徐孺子是南昌人,所以人杰地灵指南昌。

2、诗句赏析

天上的宝气凝聚而成为物的光华,杰出的人才出生在蕴含灵秀之气的地方。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人杰地灵: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

作者要强调的是“人杰”而非“地灵”,所要引出的是“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至于徐孺子,是众多俊才中的佼佼者。能使性高气傲、从小就立志横扫天下的陈蕃太守为其下榻,足以说明洪都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滕王阁序》和作者的介绍:

1、《滕王阁序》的介绍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2、作者介绍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是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

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的是哪个地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

资料拓展:

南昌市,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二线城市,*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南昌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

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三苗时期南昌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10'—29°11'之间。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千米。

南昌市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湖中的洗*坞,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为丘陵;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平方千米,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

本文链接:http://www.hnxdcx.com/html/879655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