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学工处?考上井冈山大学意味着什么
井冈山大学校园110电话
井冈山大学校园110电话用于处理突发事故,报告各类违反犯罪,登记失物招领等。
井冈山大学作为一所重要的教育机构,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的安全,设立了校园110电话。该电话是一个紧急呼叫系统,旨在为师生员工提供快速、及时的安全保障服务。
校园110电话是一个方便、高效且紧急的*。无论是面临突发事故、紧急情况还是遭遇人身伤害等问题,只需拨打110,就能够迅速与校园安全管理部门联系。校园110电话处于全天候工作状态,365天不间断地提供服务,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通过校园110电话,可以报告各类突发*、违法犯罪行为、火灾、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当拨打110后,接警员会详细了解所面临的问题,并协调相关的救援力量。如果被困在某个地点、受伤或者需要其它紧急救助,校园110电话将提供及时的援助。
除了紧急情况,校园110电话还可用于报告其它非紧急*,如失物招领、校园设施损坏等。这些信息将会被记录并及时处理,为整个校园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为了确保校园110电话的有效性和高效运转,井冈山大学不断加强相关培训和设备更新。工作人员接受专业训练,以保证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同时,校园安全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也是该校关注的重点,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警报器、紧急呼叫设备等。
井冈山大学校园110电话是该校为了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而设立的紧急呼叫系统。它提供全天候、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和突发*。通过校园110电话,可以快速向校园安全管理部门报告问题,并获得及时的援助。请牢记该号码,并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
关于井冈山大学
1、井冈山大学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学校常常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向大家介绍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技巧。此外,井冈山大学还建立了一支安全志愿者队伍,在校园巡逻、宣传安全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2、井冈山大学也积极与*机关、消防部门等相关单位合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校园内安全环境的持续改善。
3、井冈山大学校园110电话的设立是为了保障校园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秩序。希望通过这一紧急*,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突发紧急*,并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电话为0796-8100468,井冈山大学教务处是在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实施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下设教务管理科、实践教学科、教学保障与实验室管理科、教学信息科、教学研究与建设科、综合科和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教务处基本职能: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并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井冈山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井冈山大学简介
井冈山大学是江西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会商支持建设高校,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学校位于*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于1958年创办,期间历经撤并和数易校名,2007年10月恢复更名为井冈山大学。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2454亩,校舍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约3.56亿元,图书馆藏书225万余册,“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
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建有本科专业8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招生专业66个,其中13个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万余人,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多年保持较高水平;2011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120人;200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留学生445人,生源国达29个*;另有各类*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78人,其中教授130人、副教授37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14人。专任教师中入选*(教育部)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人选共计12人次,其中: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特殊津贴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省级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人选共计107人次,其中:“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3人,省*特殊津贴5人,赣鄱英才555工程5人,“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1人等。另我校现有二级教授8人,并先后聘请了王梓坤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或荣誉教授。有60多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研究生导师,指导了1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拥有*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获批*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85个、*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习基地319个。学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初步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学、训、研、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二批合作院校。近六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运动会等*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共获奖1900多项。
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积极开展校级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现有6个校高峰学科、12个校高原学科、18名学科带头人和58名学术带头人,构筑了我校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高原和高峰学科体系。我校设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82个,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旅游局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工程实验室2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海智计划”工作站1个,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社科普及宣传基地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吉安市院士工作站1个,吉安市重点实验室9个,吉安市工程研究中心9个,学校内设科研平台41个。2015年以来,学校获批*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四大类*级科研项目1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3项,江西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1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4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4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20余部,获批知识产权成果150多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教育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分别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与同济大学专门商讨了对口支援工作。教务处根据协议,积极跟进,与2018年相比,联合培养高校增加一所,联合培养人数从89名增加到112名,联合培养专业涉及我校13个学院37个专业。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地区)的59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5年以来先后选送231名学生赴国(境)外参加长短期项目学习。
学校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理念,秉持“广学坚守、勤思敏行”的校训。努力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育人优势,不断创新形式,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固本铸魂,力争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走在前列。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创编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等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先后七次参加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
学校始终秉承“振兴革命老区、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宗旨,遵循“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区域性”的办学定位,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智力优势,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实施了“高校-科技园-企业”三方联动的精准服务模式,助力“百县百园”建设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用结合,与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省级井冈山大学科技园。依托井冈山区域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为全国各地*政机关、高校举办培训班491余期,培训学员2.5万余名。
迈入******,学校以,强化“*”,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深化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谱写井冈山大学发展新篇章。
本文链接:http://www.hnxdcx.com/html/879652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